NTUST ARCH 2018
  NTUST ARCH 2018
  • Home
  • About
  • Teacher
  • Topic
    • 概念設計與研究
    • 建築再生
    • 醫療與公共建築
    • 文化保存
    • 都市規劃
    • 實構築
  • Other
  • Contact
  • Home
  • About
  • Teacher
  • Topic
    • 概念設計與研究
    • 建築再生
    • 醫療與公共建築
    • 文化保存
    • 都市規劃
    • 實構築
  • Other
  • Contact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空間消費所NO.01​

王心妤


在網路時代的來臨之下,消費行為受到改變,那麼實體商場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新的消費型態呢?

消費行為 /
“購物可以說是公共活動最後留下的形式 透過
一連串掠奪性越來越強的形式,購物已經滲入、殖民、甚至取代都市生活的每個層面......大眾在購物時的貪婪,已經成為我們體驗城市的主要模式,甚至是唯一模式。”-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第四消費社會 /
在第三消費社會物質過剩的情況下,環保意識、地方意識,以及「從金錢到人」的開始興起。而在共享意識的作用下,消費者會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最好是面對面、直接進行的人際交往。<第四消費時代>

體驗經濟 /
零售教育畫與購物休閒化。體驗是大眾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娛樂產業,而展示體驗不只是要娛樂顧客,還要他們參與其中。從空間出發,塑造感官與互動,使消費者融入到情境。

城市宣言/
商場就僅是賣東西的地方嗎?不是這樣的。
人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進行相同的購物。然而地方固有文化卻漸漸變得只剩一副空殼。隨著人口減少變動,當購物中心存在變得不再合算而開始撤離地方時,當地所剩的只有廢棄商店街,和購物中心留下巨大的空殼。那就是一片廢墟。<第四消費時代>

在資訊化及物質過剩的時代之下,消費者由追求量到追求質,開始去探討產品背後的意義。也就是說,消費從單純的購買,轉化成體驗,先思考、理解再購買。從一個單項買賣的空間,變成雙向溝通。消費者來這裡不再只是消費商品,而是來體驗空間,進而刺激購買慾。.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