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ST ARCH 2018
  NTUST ARCH 2018
  • Home
  • About
  • Teacher
  • Topic
    • 概念設計與研究
    • 建築再生
    • 醫療與公共建築
    • 文化保存
    • 都市規劃
    • 實構築
  • Other
  • Contact
  • Home
  • About
  • Teacher
  • Topic
    • 概念設計與研究
    • 建築再生
    • 醫療與公共建築
    • 文化保存
    • 都市規劃
    • 實構築
  • Other
  • Contact

TeaCHER

圖片

胡炯輝​​  

現任
​十方聯合建築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
經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建築碩士

驪歌又起,學子們是否已備妥“行囊”,準備迎接另一個旅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總是像帶著一群“班兵”上陣,耳提面命的叮囑,在一陣廝殺後,疲憊而返的班長;有些許的安慰,也有些許的惆悵,期許他們未來有更好的表現,也有一些意見給這一屆的畢業生以及未來即將‘上陣’的學子做參考:

(一)第一個建議:問一個好問題
一個好的題目,常常不是〝一蹴可幾〞的,它是歷經長時期觀察、摸索、分析、冥想、反省以及批判,慢慢累積醞釀出來的。

(二)第二個建議:擬定〝執行計畫〞
同學們應針對自己的優缺劣點、擅長的、不擅長的能力,擬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時間表,確實執行,逼著自己〝照表操課〞,時間一到,就應該儘速往下一個階段,有空再回過頭來修潤,不要在原地打轉。同學們常犯的毛病(大多數的設計者也是),野心太大,想一鳴驚人,結果是眼高手低,等到華山論劍之時,匆匆上陣,壯志在〝未竟完成〞的懊惱中,唏噓不已。

(三)第三個建議:掌握〝重點〞的能力
同學另一個最大的致命傷是〝長篇大論〞,相關議題的及不相關議題的,只要扯得上,一籮筐地全部扯進來,結果是模糊了焦點,沒有抓著主題。長篇大論容易讓同學在不自覺中混淆了〝核心議題〞,結果是散彈打鳥,洋洋灑灑,貌似轟轟烈烈,實是乏善可陳。

(四)第四個建議:要注重〝表現法〞
圖面編排,顏色質感的運用,深刻地反應出設計者的專業能力。空有CONCEPT,不注重〝表現法的呈現〞,最後徒歎〝未遇伯樂〞又能奈何?同學們畢了業,不論要就職或是申請學校,如何抓住評論者的〝眼睛〞引領他(她)花更多心思來了解你的作品集,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驪歌又起,盛裝後的旅程即將啟動,試圖了解自己,利用自己的優勢,昂首闊步前往,祝福你們。

THE TEAM

Picture

彭馳

Picture

蔡子勤

Picture

蔡書紋

Picture

鄭晴方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