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門前 - 信仰場所與其形式的超越性陳立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偶像的存在即為了被人超越。對其依賴程度愈低,信仰也愈加深刻。我們無法自外在的形式 中找到信仰的答案,但或多或少需要這些形式 來建立與信仰對象的聯繫。那麼,究竟什麼樣 的形式,能幫助我們達到超越形式的目的? 宗教空間是除了住宅之外,與人類的文明牽絆最悠久的建築類型。不論在任何的時代、地域、文化,我們都能夠看到其蹤跡。就算經歷了自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精神洗禮,人們對於信仰的需求未曾消減,因為人類始終無法理解自己的生命、始終會去追尋未知之物、始終想超越當下的狀態。而「超越」這個詞則正是信仰的精神所在。 然而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所認知的宗教空間。中心、軸線、介面、領域、層次、引導,我突然發覺我們對於宗教空間的用詞何其有限、何其不假思索。談論著超越性的宗教信仰,歷經了數千年的人類文明,承載了數億人對生命的吶喊,最後被千篇一律的裝進相同的套路中。我想,該是時候停下腳步,回頭重新審視我們一路走來的手段與目的、該是時候正視 宗教空間與信仰核心價值的矛盾。 我認為,既有的宗教空間絕大多數都依循著一套由堆砌層次再引導至一最中心空間的設計模式。這套模式彰顯了設計者與其所屬社群的意識型態,也就是「崇拜」。而崇拜是一種距離超越性非常遙遠的狀態。 所謂超越,即是不斷理解並脫離生命中各種模式的去中心化過程。這個過程建立在個人對於形式的理解上,因此,設計無意要創造一套新的標竿或是模式,而是希望透過重新詮釋過去的主流模式來引起閱聽者對信仰與形式之關係的思辨,藉由思辨,我們得以在思維上達到對形式的超越。 設計主要呈現了前述的模式於我所歸納的四個範疇中的樣態。 其一為 「縱的向度」 以西歐基督宗教的空間為例,呈現在同一文化脈絡的縱向發展中模式的作用。 其二為 「橫的向度」呈現橫向文化脈絡語彙間模式的作用。 其三為 「自然向度」呈現由自然元素所建構的神聖場域裡模式的作用。 其四為 「當代向度」 呈現於現代主義興起後,以樸素與簡潔為標誌的當代宗教建築中模式的作用。 四個向度被轉譯為空間後共同組成了一巨大的迴圈,矗立於臺北市的信仰中心與千千萬萬的信仰者一同思索著信仰的迷。 |